第338章 回国,大旱将至-《晚明海枭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米商毫无疑问是对旱灾嗅觉最灵敏的群体之一,既然有不少米商开始囤积居奇了,看来今年广东的情况不容乐观。

    林海猛然间想起一事,在另一个时空的崇祯元年,郑芝龙在九月份受抚于闽抚熊文灿,之后应后者的要求招抚了数万灾民去台湾开荒。

    更加不可思议的是,福建地方政府竟然还给这帮人发放了银子和水牛。须知连年的海上战乱早已让当地藩库里跑老鼠了,而熊文灿又是崇祯年间有名的大贪官……

    由此可见,这场旱灾看来不光发生在广东,很可能福建也受灾了,而且情况十分严重,直到年底都无好转。

    事实上,年底都是乐观估计了,真实的情况比林海想象的还要严重。明末的连年大旱是史上罕见的,陕西的连续十四年大旱自不必说,就连广东和闽南在崇祯初年都连着旱了两年多……

    “黎大当家,我需要你借一条船给我,我要派人去一趟东京。”林海说的东京并不在倭国,而是后黎朝的首都升龙城,也就是后世的河内。

    得知了闽广地区今年会有大旱之后,他可谓是一则以喜,一则以忧。喜的是旱灾将会加速移民进程,忧的则是大规模移民所需的粮食该从哪里来?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