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1章 待某北归-《大唐朝请郎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进奉这事儿就是张延赏带的头,要不然李适也不会突然就对他这么赏识,总琢磨着想拜相,其实估计就是想用他给大臣们打个样。

    李适跑到梁州的时候,张延赏组织了大量的物资财宝往梁州送,让当时惶惶然的李适感到了充实,

    感到了忠诚,感到了君臣相通,感到了安全感。

    在张延赏的带动下,韦皋众人也开始进奉。

    直到李适还京,大唐恢复了平静,他们的贡奉也没停,始终保持着和李适每月一次的君臣相通,甚至慢慢带动了各地州府节度军使。

    这事儿,怎么说呢?送东西肯定会被记住啊,会念好。

    别人送了你没送,这不是招人恨么?更多的人都送了你还没送,你是不想干了?刚开始还是谁送能记住谁,后面肯定是谁不送就会记住谁。

    被皇帝惦记,好事不一定有用,但坏事肯定没个跑。于是就这么泛滥开了。

    就像韩滉,被召进京面圣,他还带了好几船财物,都没敢空手。现在进京不给皇帝带东西的,可能也就只有一个张军了。

    李皋都没敢,他也是大车小车的带了不少东西回来的。

    “陛下,赋税徭役诸般,都是要取之于民的,现在天下大乱初定,旱蝗不断,百姓仓中又能有多少财物呢?

    现在又要月月进奉,也只能是再从百姓手中搜刮,又能搜刮多久呢?这里面还不算计节镇和诸军使所需要的财物钱粮。

    如果百姓辛苦耕作一年下来,食不能裹腹,衣不能蔽身,养不起大人供不活子女,那巨唐会变成什么样子呢?

    若万民穷迫死绝,地无人耕桑麻无种,械无人造天下无兵,

    难道让这些风花雪月的官员士子去耕田种地植桑织布牧养牛马么?巨唐就依靠氏家大族的子弟立国么?

    所以,臣认为,不论是提出宫市之人,还是倡议进奉之徒,搜刮淫掠之辈,皆应下罪入狱,仗毙街市。实为祸国殃民。”

    嘶……十几位宰相都被张军的话震惊了。

    其实这些人有一大半能猜到张军肯定是会反对的,但是真没有人想到张军会反对的这么坚决。包括故意提起这事儿的萧复。

    听到张军的话,李适还没反应过来,萧复的老脸已经一白,心里的有点抽抽。

    张军不怕,什么都敢说,也大概不会有什么后果,但是他不行啊。这事儿可是他挑起来的。

    尤其张军还特意提到了进奉这事儿。这是什么?这是在断皇帝的财路啊。李适拿张军没办法,还拿萧复没办法么?

    张军现在在朝中,完全就是第二个郭子仪,而且比郭子仪更硬,更强势。

    郭子仪怎么说也是中官,他指挥的部队都是朝庭的正规军,禁军,要么就是各路节度军使的部队临时编入。

    这些部队可以受老郭节制指挥打仗,他的权力也很大,但他自己的势力就没那么大。

    张军不一样,张军是妥妥的外相,节度使起家,张军手里的兵马是他自己的,说一声私军也没什么不对。
    第(1/3)页